忆 片 段 往 事

黎景梅



岁月如流,转眼间就已步入古稀之年,回顾往事,思绪万千,仅擇如下片段往事以記之。



(一)


我的祖籍是广东梅县,1934年11月17日出生于印尼雅加达,是第一代侨生,父母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七个兄弟姐妹,全是“巴中”生,我排行老二。 1947年在“新华学校”念完小学,顺利的考入“巴城中学”,高中阶段曾当过两年的家庭教师。1953年高中畢業后在“牙律中华学校”任教两年 。1955年6月下旬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曾在北京华侨补校补习,次年考入厦门大学化學系,1960年大学毕业服从国家分配到祖国西南边疆云南省原“昆明工学院”(现更名“昆明理工大学”)教书。1986年底退休。



(二)


我父亲是清代末年间出生的“唐山伯”,出身贫寒,小时仅读过两年新塾,13岁时跟“水客”来南洋谋生。从童工到百货店当伙计(店员),干了近20年,靠勤俭有了点积蓄,才在雅加達的富人住宅区里开“亚弄店”,以维持生计。父亲为人耿直,淳朴善良,做小生意讲诚信,以薄利多销的方式经营,吸引附近的街坊光顾。虽文化低,能勤奋坚持看报,在逐步提高文化水平的同时,也接受了进步的思想。他从未有客家人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对眾子女的教育一视同仁,这是我的庆幸和难以忘却的事。在缅怀父亲时,深感他是个慈祥称职的父亲,一辈子过着清贫,劳碌,节約的生活,倾其所有供子女们上学,常以他幼年失学的痛苦激励我们要珍惜上学的时光念好书,有知识终身受益。他特别关注子女们的品德教育。可惜父亲未得到子女们的回报,却因病过早离世,使我感到终身遗憾。

我母亲是出身于一个华侨家庭(我外祖母在当时葡属帝汶经营百货店),由家境较好的外祖母(我外曾祖母)抚养长大,念到小学毕业 ,当时可算是有文化的人。婚后来雅加达,过夫唱妇随艰苦的生活,是贤妻良母型知书达理的人,心地善良,也乐于助人。她很少打骂子女,常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教导子女;能融洽处理亲友邻里关系,只要听到亲戚家谁有矛盾纠纷,他都会抽空去做调解员的工作,在众多亲戚心目中是较有威信的长者。母亲于1965年和小妹一起回国,在五个子女的细心照顾下走完她的人生。我们几个子女以尽了孝道、盡了为她养老送终的义务而感到欣慰。

生长在小商家庭,深知父母的艰辛,从懂事起会干些力所能及的如:照看年幼弟妹,看店和做点家务。上中学后,我们七个兄弟姐妹轮班守店(不再雇店员和工人),年长的三个都有主要分工,我哥和大弟负责送货和收帐,而我是开流水帐单,每月底结一次账。搞土杂零售生意,每天有两个繁忙时段,即中饭和晚餐前的两个小时。其它时间顾客较少,有时父母分头采购货物,而我们就边看店便复习功課和做作业,一般晚上才能静心看书。

忆这段往事,从中感悟父母是家庭中的首任教师,父母的言行是直接影响子女们品德上是否健康成长的关键。良好的家庭教育,给予子女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懂得做忠厚老实的人,应以坦诚踏实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我们正是遵循父母的教导,一路平安地走过来。对物质生活没有过高的要求,能吃苦耐劳且过勤俭生活就行。



(三)


由于家境条件所限,我在巴中念书期间,都没能参加班里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除听课和实验课外是处于来去匆匆的状态,一般仅在课间休息时与座位周围的少数同学交谈。当时学习成绩只能算是中上,留给同学的印象是很普通的文静女生。

回忆母校巴中,我亲眼目睹学校日益发展的过程。建校初期,面临资金缺乏的困难,校舍与实验仪器都是借用外校的,校舍分散给师生们带来不少的困难,天天来回奔波赶路上课。在那种艰苦办学条件下,师生们都有信心和勇气共同去克服,加上当时富有的爱国侨领慷慨解囊捐助,使巴中在短期内迅速成为全印尼闻名的中学。

记得在学校发动全校学生开展“建校百盾募捐活动”,号召每人拿着募捐卡向亲友、同乡募款。当时学生都积极响应,利用课余时间想方设法争取超额完成任务。班级之间还开展募集款数的竞赛,热烈场面极其感人。募捐活动不仅募得了一笔可观的建设资金,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爱校的情怀,这是良好学风的一种体现。

韦同芳老师历尽艰辛,创建了设备较齐全的物理实验室,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在建校史上应该是功臣。在实验课中严格要求学生以认真态度如实测出数据,课后写出字迹工整的实验报告。在化学和生物实验中的要求亦不例外。开设实验课不仅起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為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动手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数学老师刘宏谦、温鸿琳的教学态度及其敬业精神是众所周知的:刘老师上几何课从不带圆规板尺就能准确画出各种图形,说明他精通业务,经长期磨练才能取得好的技巧,常以启发式讲透证明正定理的思路,然后要求同学如何证明逆定理作为小测验,下课缴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是很赞同他的教学法。温鸿琳老师认真负责兢兢业业讲好每一堂课,常指导同学看有关的参考书,搞懂教学内容的引伸部分,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思考,仔细分析和解缺问题的能力。

自己的青春年华是在巴中渡过,能在校领导正确的办学思想,善于规范各项管理工作,以及师长们的辛劲耕耘,培育了同学的“奋进、求实、互助、团结”的良好学风,这样好的学习氛围里学习成长,感到庆幸和难以忘怀的,给自己打下理科的扎实基础和懂得做人的道理。



(四)


在上大学期间,正是全国开展各种政治运动的高潮,经历反右,向党交心,插红旗拔白旗,政审,红专大辩论到全民大炼钢等运动。身为归侨学生对有些政治问题的认识有些疑惑,是不足为奇的。當時,在政治學習中,若不发言就说你对运动有抵触情绪,若在会上暴露思想谈看法,“左先生”就扣上“对党的感情不深”或是“立场不稳”的问题。搞得左右为难,处于困惑之中,对我曾在印尼侨校教过书,也被作为社会关系复杂的依据。尽管给扣上“立场不稳“、”只专不红“等帽子,我是采取保留的态度不予承认。总之经过各种政治运动,认识问题从模糊到逐渐提高的过程,明辨了大是大非,当时他们对有海外关系的人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1960年是国家正值经济困难时期,我夫妻俩大学毕业服从国家分配来云南,由省教育厅分別分配到相距十二公里的两間學校(我被分配到原“昆明工学院”,他却分到在原“昆明农林学院”)任教,除周末外,我俩在两校分居生活了十二年。由于两校都不同意放人,经过多年的周折,才终于1972年把他调入昆工。想起那十二年里,我面临三方面的难题:(一)教学工作任务重。刚到学校半年,有位老师因营养不良患了水肿病,需静养不宜授课,教研组安排我立即顶替上课,突如其来讲课的重担感到心中无数。但看到的現實情況是:基础课教师人员紧缺,12位化學教師,要担负全院有关专业的化学基础课(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四门课)教學,都是大班上课,一般听课的学生人数在100-200人之间,只能勇于承担下来。自己虚心请教,征求和倾听原任教师的意见,并全神贯注认真备课。在头几年相继教过无机,普化,分析等课。这些课包括讲课,实验课,辅导和批改作业全都是包干到底。基础课教学课时多,年年总是繁忙直到退休为止;(二)独自担负养育孩子的重担。夫妻俩不在同一单位工作,家里又没有老人帮照料,学校幼儿园只收两周岁以上的幼童,势必求助于人.白天将小孩送到校内职工家属照看,晚上接回家。平时抽空得去看望孩子,询问饮食健康状况,遇上小孩患病还得抱着小孩跑医院看病。(三)家庭经济负担重.。那时我和大儿子在校内食堂开伙,丈夫又在农林学院食堂搭伙,而小的在保姆家里吃,一家分成三处开销。1968年以前还要负担我和丈夫两边弟妹上大学的书费和零用钱。靠微薄的助教工资收入雖然还是可以勉强生活,但如遇到孩子患病住院,非得借债,所以家庭生活拮据。

那12年是我人生道路上最困难的时期,肩负工作与家务重担,长期疲于奔命,体力上的透支导致患严重的气管炎,痔疮,急慢性咽炎等病,常常带病坚持工作,从中磨练了自己正视生活,能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勇气。

总之,这辈子历经艰辛,磕磕绊绊走过来,事业上未有突出的成就和做过有益于国家的重大贡献,只是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了教书育人。先后曾获得过校内三好青年,先进教师等荣誉称号。对自己是个鞭策和鼓舞,自己问心无愧,一辈子当个名符其实的辛勤园丁。

退休后,我俩推辞返聘工作,自我感觉从未有过的轻松,原因有二:一是圆满结束了忙碌的教学工作,此后无任何工作压力与烦心事;二是已顺利地完成抚养两个儿子的任务。老大一家五口现定居加拿大(原是留德博士生),老二一家三口在广州生活,他们经常以电话或发电子邮件关心我俩。

虽是空巢家庭,但我俩的退休生活没感到寂寞。我們安排了三个方面休闲生活:

(一) 平时做到两个坚持:一是坚持每周有五天锻炼,在校老年体协组织的网球队打网球,保持适量运动。结识了不少球友。运动中常为自己或别人某个错误动作喝彩,开怀大笑。聊天时多是健身方面的话题。通过长期锻炼,身体健康状况有所改善,而更大的收获是有愉快的心情。二是坚持天天看报关心国家大事。此外我俩也会经常上网浏览新闻,收发电子邮件,下载有关保健方面的资料,空闲时在电脑上打牌。

(二) 常参加各种校友会,校侨联,联谊会的聚会和郊游活动。广交朋友。

(三) 近十年里常出省出国探亲访友旅游。我们将有限的退休工资除用于日常家用、保健品和防病储蓄外,全都交给铁路航空部门了。

我国坚持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在经济建设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的生活条件有很大的改善,退休职工的生活有了保障,我们是受益者,应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以平和的心态正确对待人生,别自寻烦恼,要善待自己,健康第一,合理膳食,适度运动。若体力还行不妨出游观赏美景,丰富自身的生活情趣。保持积极乐观,快快活活的生活,过好每一天。



若比邻图片共享: 免费,无限空间,流量

景梅夫妇

若比邻图片共享: 免费,无限空间,流量

景梅夫妇

若比邻图片共享: 免费,无限空间,流量

景梅夫妇

若比邻图片共享: 免费,无限空间,流量

景梅夫妇和大儿子全家






文、图:黎景梅

编辑:陈芷芳

二○○八年五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