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載“票證時代”

UC53


      到香港中央圖書館還書後,看看錶還有些時間,就到三樓的新書架上看到一本名為《歷史的見證》的新書,以為那肯定是講一些歷史事實,澄清一些被歪曲的歷史事件,為趕緊去接小孫子放學,就匆匆地把它借回來。

      回家仔細翻閱,原來這是一本寫中國四十年票證和人民幣史的書,作者:陳明遠,因我孤陋寡聞,以前不曾聽說過;出版者:北京鳳凰天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和鳳凰傳媒集團。看來作者是花了不少精力和時間,考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從1953年起到1993年整整40年的票證時代。還採訪和收集了各省市中國老百姓在那個時代的生存方式和心態,內容豐富齊全。讀著讀著,重溫起那曾親身經歷過的、全國老百姓一年比一年難過日子的年代而深感戚戚然!因為那是所謂建國後“進行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的火紅年代”,然而,在那不算短的時期,人們從頭到腳都受到各種名目繁多的票證所束縛,尤其是糧票,使一般老百姓外出旅行都困難,如果無法把地方糧票換成全國糧票,外出甚至成為不可能。而對於廣大農民來說,那就連離開鄉村到較遠的地方都難。他們生產糧食,但沒有權利得到糧票,因為他們是“農村戶囗”。記得65年在上海遠郊參加“四清”運動時,我們分別住在貧下中農家裡,和他們“三同”甚至“四同”,因為在農民家裡吃飯,要向“房東”交糧票和飯錢。就那麽些糧票和錢,農民已如獲至寶,因為除了沒有糧票,他們每年分紅只能分到一點點錢,再也沒有其它收入。他們對我說:“真謝謝儂張同志,有了儂格糧票和鈔票,阿拉可以有機會去一趟上海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進一步取得“偉大”成就,票證的種類卻越來越多,從糧票到布票到油票、糖票、肉票、禽蛋票,而後再“發展”到嬰兒牛奶票、糕點票、魚票、水果票、香煙票、酒票……,而物資分配的量也越來越少,如:油票由每人每月半斤減到3兩以至2兩,肉票從1斤半減到1斤,再減到半斤甚至3兩。進而又發展到日用工業品票:從開始的自行車、縫紉機、手錶,到收音機、電風扇、皮鞋、鋁鍋、熱水瓶、搪瓷盆(杯)……,直到草紙、牙膏、肥皂、電池、膠鞋、火柴等等等等,都紛紛先後進入了憑票購買的控制網。最糟的時候,買支牙膏不僅要票,還要把已經被擠扁的舊牙膏管交回!於是,中國就成為了幾乎無物不證的國家,人民幣的功能也降到最低,它連最起碼的購物功能都不齊全。那時人們天天都為票證操心、謀劃、爭吵、奔忙,在“形勢大好,不是小好”,而實際上物資日益極度短缺的情況下,還一再發起運動割資本主義的尾巴,在農村,農民多養一隻雞或鴨都被批為走資本主義道路!

      誠然在建國初期,進行糧食等的統購統銷有利於打擊投機倒把,屯積居奇,儘快穩定政局。令人費解的是,當工、農業產品越來越短缺,老百姓長期忍饑挨餓以至餓死二、三千萬人(根據楊尚昆的統計數字為3300萬以上)時,那種起箝制老百姓,使人人只能俯首貼耳,不能越雷池一步,嚴重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政策,竟一點也不肯放鬆,把革命就是為了解放生產力的基本原則,拋到了九霄雲外。

      後來,又發生通貨膨脹的危機,為了回籠貨幣,推出了“高價商品”,包括:糕點券、就餐券等。憑結婚證可以獲得1斤糖果票、幾兩茶葉票,有時運氣好碰到家俱店有東西賣,可以憑許多張工業券買到床、五斗櫥或一兩張凳子。一直到1993年,各種各樣的票證才先後取消,也就是說,只有改革開放,政策調整,勤勞的中國人民就可以在神州大地上創造奇跡,短時間內結束了長達40年的票證時代。中國真是浪費了把老百姓苦苦折騰的40年時間,因為囊中羞澀,捉襟見肘,甚至饑寒交迫,致使中國人在人前人後變得猥瑣、小器。難怪陳雲也評之為“治國無能”了。


網頁:Zimeng   20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