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贺仪助学”兴起的年代

UC53

    前几天读到印度尼西亚华文报上一篇文章,谈募集资金建校的事时,提到“贺仪助学”的形式,使我想起半个多世纪前,我们的前辈们为兴建、发展和维持华校教育,采用的各种筹集资金的形式。

    那时候,二战刚结束,日本占领时受鬼子催残的印度尼西亚文化教育事业百废待兴,由于华文学校一向以来得不到政府的资助,各地华校的建设和维持的资金只能靠华人自己筹措,社团就成为了建校的推动者和执行者。一时华校以先易后难、因陋就简的形式,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使广大华人子弟得以就学。热心的侨领和印华教育界先贤们组成的董事会,千方百计地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筹集资金。他们首先自己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捐地,再进一步亲自出马向热心人士劝捐。学校还发动“献砖运动”,动员师生们走出校门,向社会各界募捐,那时,广大华人不分贫富,不分先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家一起关怀和支持华人教育事业。

    后来,不知哪位善长仁翁首创“贺仪助学”,在报上刊登子女的结婚启事中,邀请亲友们写上:“敬备薄酌,恭候光临”之外,并写上:“敬请将贺礼折成现金,以拨归某某学校作教育基金”;同时某某学校也在同一版上刊登该善长仁翁贺仪助学的启事,写上:“先生热心公益,喜庆不忘教育,自愿将所收全部贺仪捐赠本校教育基金。望诸亲友将贺礼折成现金,共襄美举!”云云。从此之后,“贺仪助学”很快形成风气,有时“敬备薄酌”改成了“敬备薄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不符合健康、大吃大喝的陋习。再后来,借婚丧喜庆、红白喜事助学之举越来越普遍,记得当时的“快乐世界”内的“岷尼拉酒店”和“快乐舞厅”是最适合于“敬备薄茗,恭候光临,贺仪助学”的场地。受捐助的学校则组织师生协助到喜庆会场迎接和招待宾客、布置会场等,等于给学生见识世面,接受生动的热心公益、回馈社会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情操,那真是一举数得的美举啊!
2009-7-31

網頁編輯:紫夢 200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