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棉兰
“新中剧艺社”

张茂荣

   最近阅读印度尼西亚华文报刊时,常看到有关棉兰华人社团活动的消息,总会加以关注。我不是棉兰人,从没去过那个地方,然而,对棉兰却不无好感,每每读到有关棉兰的新闻报导,就会回想起过去那里的“新中剧艺社”。

   那是上世纪50年代的事了,已经很遥远。升上高中三年级时,我在椰城新成立的“振强学校” 夜校部工作,白天读书,晚上教书。“振强学校” 是因为当时华社分裂成两派,从“洪义顺公会” 属下的“自强学校” 分出来的,那正值社会大变动“激情燃烧的年代”, 年轻人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努力学习,奋力工作。现在回顾起来,华社的分裂显然是十分不幸,但在当时的客观环境以及认识水平下,却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后话。高中毕业后,因没有即时继续升学,就顺理成章地继续在学生人数猛增,急需补充师资的“振强日夜校”教书。

   那时椰城振强的教导主任是曾在棉兰、先达学习和工作的老黄,他比我年龄稍长,有些五短身裁,一看就知道是个工作能力强的青年,在各方面都显得很成熟,热情而严谨。具有棉兰华人潮州话、福建话和客家话都会说的特点。那时椰城各华校多在扩建校舍,向社会各界筹募建校基金,各界人士都热烈响应,慷慨解囊:或争先恐后认捐、或借婚丧喜庆节约糜费贺仪助学、或学校师生举行各种文艺演出筹款。有的还搞“献砖运动”,发动师生走出学校向社会募捐。真是形式多样,成绩斐然。有一年,老黄趁暑假回棉兰探亲,回校后就说起棉兰有一个“新中剧艺社”, 人才鼎盛。他们的社员常深入到农村基层,为友族老百姓演出,和他们交流,学习和收集当地民间音乐、歌曲和舞蹈,并加以整理、提高,成为该剧艺社广受各族观众欢迎的精彩节目。

   不久,校长在教职员会议上,宣布棉兰“新中剧艺社”将应邀来椰城义演,为振强筹募建校基金。一切准备工作就立即展开,当然最重要的是租借剧场和印制“门票” 。其实,门票都印成“赠券”, 然后发动师生遍访社会各界,争取认购、认捐,多多益善。

   假期到了,“新中剧艺社” 一行男女三、四十人乘海轮依时到达椰城,他们带来许多装满道具和服装的大箱子,乐队成员背着各种不同的大小乐器,浩浩荡荡从码头来到学校。他们就住在学校里,把教室的课桌并在一起,铺张草席当床,晚上点着蚊香就寝。一日三餐则由校董的夫人们和部份师生,在各家分别亲手烹调,送到学校开饭。那真是极其节约费用的旅行演出,艰苦的生活条件,对他们来说,似乎早已司空见惯,甘之如饴。作为一个接待他们的成员,当看到他们不顾舟车劳顿,第二天就立即在学校的场地上分别紧张、热烈、认真地排练各种节目,不禁对他们刮目相看,衷心敬佩!那天下午,我陪同他们去新巴杀的“新华学校”,考察该校落成不久的大礼堂。一位男歌手和一位女歌手,先后站在舞台上,对着麦克风吊嗓子,让其它人在观众席的各不同位子,倾听礼堂的音响效果。那是一位男高音歌手,和好漂亮的、嗓音甜美而音传深远的女歌手!

   第一天的演出,偌大的新华礼堂没有坐满,那晚的“赠券” 没有被认购完。然而,大幕一启,第一个节目一开始,就把全场的观众牢牢地吸引了,每个节目演出时,全场鸦雀无声,结束时则掌声四起,因为他们给椰城观众带来以往不曾欣赏过,甚至不曾听说过的苏岛各族民歌和舞蹈,加上他们男女演员精湛的舞姿,优美的歌声,风情的乐队伴奏和紧凑的节目衔接,真让观众耳目一新。而最受欢迎的是那位女歌手的一曲《梭罗河之歌》,唱得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一曲终了,掌声不断,一再谢幕,仍欲罢不能。还有他们演的话剧《风雨牛车水》,在读台词和表情方面都高出当时的水平许多。尤以演“房东太太”的最为出色。第二天演出时,观众就蜂拥而至,一券难求,场场爆满。记得演“房东太太”的演员,因不慎扭伤了脚,疼痛难忍,但她咬紧牙关晚晚继续演出,巧妙地在台上减少走动,却愈演愈精采,可见功力之深厚。

   演出休息的一天,我和其它同事陪同她们去新巴杀大街逛商店,走着走着,有人认出那位一曲《梭罗河之歌》令观众痴迷的女歌手,立即被人们一圈圈围得水泄不通,有的争着握手,有的要求签名……,我们费了不少囗舌和力气,才把她们“解救”出来。几年后,我到上海念大学,由于大学地处郊区,交通不便,学校常邀请上海的各专业文艺团体,派校车接到学校为师生演出。当时上海各文艺团体的水平都不低,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中,中国派到印度尼西亚的文艺代表团,其成员多从上海派出。因此,大学里每有演出,必把礼堂挤爆。有一次来了“上海合唱团”,一位身穿晚礼服的女歌手款款走到台前,一曲《梭罗河之歌》同样使大学师生们为之倾倒,“再来一个“的呼声四起,同样欲罢不能!原来那歌手就是她,她的歌声比过去更加甜美、更加圆润,台风更为潇洒。我猜她一定也是几年前回到了上海,念完音乐学院之类的艺术院校之后,分配到合唱团的。她当时唱的《梭罗河之歌》,记忆中还没有人比她好的,即便是我仍在上海工作的本世纪初年,印度尼西亚的旅游部长到上海參加国际旅游展览会时,同来的国家文艺队伍中女歌手唱的《梭罗河之歌》虽好,仍然唱不出她那特有的韵味。

   现在印度尼西亚全国各地华人成立了众多合唱团,物质条件都是一流的,从印尼各华文报刊上看到他们的服装都各具特色,精心设计和缝制,中印合璧。乐团所处的地位也是十分优越的。因为团员们既能唱中国歌,又能唱印尼歌、英文歌,既热爱祖国印度尼西亚,又关注祖籍国,显然在印中文化交流中可以作出特有的贡献。就好比半个多世纪前的“新中剧艺社”,在交流、学习、整理、提高印度尼西亚民间歌舞中,做了极其有益的工作,他们把苏岛的民间歌舞带给椰城的观众,具体的说是椰城的华人观众,有的还带到中国来。真期望印尼的华人合唱团能带着精彩的印尼歌舞艺术节目,像走亲戚那样到中、港、台进行访问演出,到中国访问演出不一定就要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何不考虑诸如:昆明、厦门、福州、梅州、江门、柳州等中小城市?而中国的各省、市的文艺团体也能经常到印尼的中小城市访问演出。拭目以待这种愿景早日成为现实。

《梭罗河之歌》

网页:紫梦  20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