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校歌》词作者庄劲民先生
UC53
2008-09-23

    參加留歐印尼華校校友瑞士聚會的沈薇校友,從歐洲歸來,在網上滿懷激情地想多了解些《巴中校歌》詞作者莊勁民先生,下面寫一些我所知道的二、三事:

    因為在上海工作多年,有幸在一次上海客家人知識份子聯誼會的聚會上,認識原椰城《新報》駐滬記者莊辛先生,他聽說我原是印尼巴中生時,就大大聲地用十分地道的客家話向著我說:“你在巴中讀書時,認識莊勁民嗎?”,我立即也用客家話回答說:“當然認識,莊勁民先生是我們巴中的老師。”,他聽了,就自我介紹說:“我叫莊辛,是莊勁民的兒子!” 。

    從此,我和他就經常來往,加上莊勁民先生和先父都是椰城梅州中學同學會的成員,有上一輩的緣,我們很快成為至交。直到現在我雖已退休五年,蝸居香港,但我們兩人的來往書信從未中斷。我每去上海,必於到達上海後的第一時間給他打電話。他知道我來,常邀約上海客家人知識份子聯誼會的幾位好友,一起聚會,談今說古,不亦樂乎。他比我年長十多歲,我一直都稱他學長,他也一直好比兄長一樣時時處處關心我,他和他的夫人是作家,在我退休之前,一直鼓勵我寫書,書稿掙扎草成後,他又為拙著《驀然回首》寫序。

    認識莊辛學長後,才較多地瞭解《巴中校歌》的詞作者莊勁民先生。學長曾對我說,他是大兒子,父親莊勁民從梅縣梅州中學畢業後,到廣州唸大學,畢業後追隨蔡廷鍇將軍,在第十九路軍任政治委員,當時蔡將軍為第十九路軍副總指揮。“一二八事變” 日寇進軍上海,蔡將軍指揮十九路軍抗擊日寇。上海失守,莊勁民先生隨軍先退至江西,又輾轉福建等。後來莊勁民先生被國民政府派到印尼,在印尼負責中國銀行印尼分行的建立和營運。其大兒子莊辛則留在國內,後在上海復旦大學讀新聞系,參加共產黨為地下黨員,解放後在上海《解放日報》任編輯、在上海市政府任秘書,兼椰城《新報》駐滬記者,先後為《新報》寫了近300篇通訊、退休前在“上海詞書出版社”任編輯、現為著名的傳記作家。

    莊勁民先生有深厚的國學學養,在銀行工作之外,應巴中的邀請,兼任巴中的國文教師,相信52年屆以前的師兄師姐有不少尚記得莊老先生。記憶中我只聽到過他的一堂代課。1957年4月,同是梅州中學同學會成員的莊勁民和陳香谷先生,受邀回國觀光,原梅縣五間中學校友聚會歡送莊、陳兩位,他們一為銀行家、一為教育家。筵後先父曾在《新報》賦詩相送,詩如下:


送勁民、香谷同學回國觀光

服務人群豈計功,觀光消息報匆匆;
五中同學珍離別,一席瓊筵祝乘風;
故國財經師馬列,中原文教重工農;
僑邦自有新方策,仔細研求辨異同。

    可見海外一批老一輩人的愛國心境,他們之間的深厚友情。

    《巴中校歌》的歌詞相信就是在莊老兼任巴中國文教學時寫的。歌詞總共:14x4=56字,即4段、每段14字。那是十分精煉、優美、溫馨、豪放的歌詞:

    第一段:
“巴城中學,屹立南洋,為我華僑首創。” 這14字不僅為巴中定性、定位,著“屹立” 兩字,立即使人有肅穆、挺拔之感。

    第二段:
“賢師益友,教學相長、融融歡樂一堂。” 這一段令人對溫馨、快樂的校園生活,以及老師同學無限留戀和懷念。

    第三段:
“願我同學,努力自強,前程萬里無量。” 這是學校培養學子的最終願望,也是對莘莘學子的鼓舞。52年屆在廣州的溫廣益學長曾分析說,這段是校歌的高潮。而作曲者黃城溫先生,也將這段曲譜成“低—高—低” 豪放激越的旋律。

    第四段:
“祝我巴中,聲教遠揚,蔚為祖國榮光。” 結束句,表達受教的莘莘學子,對母校的感激之情和良好祝願,以及為國、為社會作貢獻的憧憬。

    印尼發生事變,華校被強行封閉,印尼和中國斷交,莊勁民老先生匆匆離開已經居住數十年的印尼,回到上海,而中國也正處於“史無前例” 的混沌時代,莊辛正倍受批斗等種種折磨,不久莊老在上海病逝。記得莊老的愛女、在椰城的巴中校友莊淑珍,曾在《巴中文苑》發表過一篇寫乃父到上海後生活情況的文章 ,讀了令人不勝唏噓!

編輯整理:紫夢
2008/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