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屠呦呦获奖欢呼

香港 田權湘

    瘧疾(Malaria)是由瘧原蟲引致的傳染病,傳染源是患者,通過按蚊傳播,輸入帶有瘧原蟲的人的血或使用被瘧原蟲污染的注射器等亦可感染。在地球的熱帶與亞熱帶地區多發,流行甚廣,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現在每年全世界有兩億多的人口患病,超過一百多萬人因罹患本病而喪生,瘧疾成了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流行病。近年在中美洲、南美洲與亞洲東南亞等地區相繼出現瘧原蟲對常規使用抗瘧疾氯喹等類藥產生了抗藥性,使疫情更難於控制。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以美、英、法、德等發達國家曾動用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企圖尋找有效新結構類型化合物的抗瘧疾藥,但均未取得成功。

    1964年我國又開始從中草藥中尋找新抗瘧疾藥,1967年發動全國七大省市全面開展這項工作,共計60多個單位,逾500名科研人員,集中精力從中草藥中尋找抗瘧疾新藥。但通過對數以千種中草藥的初步篩選,對尋找新抗瘧疾藥的努力未能取得突破。


屠呦呦接受尋找抗瘧疾新藥的任務

    1969年屠呦呦接受研究從中草藥中尋找抗瘧疾藥的任務,加入新藥研製的隊伍。她從收集歷代醫籍、本草、地方藥志的單、驗方入手,並訪問了老中醫專家、搜集“中醫研究院”群众的來信,最後整理出2000多藥方中選編出以640種藥物為主的抗瘧疾方藥集,並在此基礎上以鼠瘧模型檢測了200多種中草藥方和360多種中草藥提取物。屠呦呦通過多年對生藥和炮製研究之後,已認識到進行中藥的研究必須重視中藥內含物質與藥效之間的關係,對有效成份的研究是掌握中藥療效規律的必經之路。

    幾年中遭遇過190次的失敗之後,屠呦呦等人終於發現在中草藥青蒿草提取物對鼠瘧原蟲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可逹68%,但後續的實驗結果卻顯示其抑制率只有12—40% 。屠呦呦翻閱古代文献,特別是東晉名醫葛洪的著作《肘後備急》,屠呦呦發現其著作中有云:「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其汁,盡服之」,的記載,使她受到啟發得到靈感,她推斷青蒿對瘧疾抑制率低的原因可能是受高溫提取的方法破壞了青蒿的有效成份。之後,她採用乙醇冷浸法,將溫度控制在攝氏60度,所得青蒿提取物對鼠瘧效價有了顯著提高。接著用低沸點溶劑提取,對鼠瘧效價更高,而且趨於穏定。這項發現被認為是青蒿素的研發和應用中最關鍵性的因素。

    其後,屠呦呦去除了青蒿提取物中不具抗瘧效果的酸性部份,保留了毒性低具改善抗瘧作用的中性部份。在1971年10月進行的鼠瘧測試實驗中發現,這種中性的提取物對鼠瘧和猴瘧原蟲的抑制率逹100% 。在臨床證實青蒿抗瘧疾有效的基礎上,屠呦呦從中性部分進一步分離提純青蒿有效單體,這種新型的化合物被命名為「青蒿素(Artennuin),又名,黄蒿素Artemisinin」。

    後來通過改造青蒿素的結構,獲得青蒿素衍生物:青蒿酯鈉和青蒿素甲謎(Artemether),因為它們溶解度大,劑量減小,而抗瘧疾效價提高。動物實驗證實,它們抗瘧疾作用為青蒿素的強10—20倍(3)。

    青蒿素的作用機制:主要作用於瘧原蟲的紅內期,青蒿素最主要作用於瘧原蟲的膜系結構,影響了表膜---線粒體的功能,阻斷了以宿主(患者)瘧紅細胞漿為營養的供給。對間日瘧、惡性瘧特別有效,對抗氯喹類的瘧疾也有效,搶救腦型瘧疾的效果亦佳。(3)(4)(5)(6)


國內認可遠低於實際貢献

    1977年屠呦呦等以「青蒿素結構研究協作組」的名譽首次撰冩出論文《一種新型的半萜內酯---青蒿素》發表在我國《科學通報》上。1979年同樣又以「青蒿素研究協作組」的名譽再次在我國《科學通報》發表論文。論文的發表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密切關注和高度重視。由於當時的論文刋發時都未註明作者的名字,使後來要確定科研工作的功勞時帶來較大的争議。

    1978年屠呦呦等人的青蒿素抗瘧疾研究課題獲全國科學大會「國家重大科研成果奬」。1979年獲國家科委授予「發明奬」。1984年青蒿素的研究製成功後,被中華醫學會等評為「建國35年以來20項重大醫藥科技成果」之一。


榮 獲 國 際 兩 項 奬 狀

    由於屠呦呦在科研工作成績出色,1987年世界文化理事會授予她「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科學奬狀」。

    2011年9月屠呦呦又獲得由美國“艾伯特與瑪麗.拉斯克基金會(The Albert Lasker Medical Research Awards)頒發的「拉斯克臨床醫學奬」。拉斯克奬是醫學界僅次於諾貝爾奬的一項大奬,通常被認為是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奬的前奏。迄今為止共有超過300人次獲得拉斯克奬,當中有80位在後來獲得諾貝爾奬,其中的28位是在過去20年中獲諾貝爾奬。因此該奬項被看成是諾貝爾奬的“風向標”。出生於中國香港的美籍華裔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簡悅威曾經獲得1991年度拉斯克奬。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表示:「青蒿素發現的代表人物存在很多争論,但大家沒有異議的是“屠呦呦提出使用乙醇提取,對於發現青蒿的抗瘧作用和進一步研究青蒿却很關鍵。」,「屠呦呦獲得拉斯克奬比獲得諾貝爾奬更加崇高。」


屠呦呦在美國接受拉斯克奬

    2011年9月24日美國拉斯克奬評審委員會把2011年“臨床醫學奬”頒發給“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屠呦呦教授,以表彰她:「發現了青蒿素---一種治療瘧疾的藥物,在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挽救了數以百萬人的生命。」他們認為;「屠呦呦教授領導的團隊,將一種古老的中醫療法轉化為最強有力的抗瘧疾藥,使現代的技術與傳統中醫師留下的遺產相結合,並將其中最寶貴的內容帶入21世紀。」

    史丹福大學教授拉斯克奬評審委員會成員露西.夏皮羅表示:「在人類的藥物史上,我們如此慶祝一項能緩解數億人疼痛和壓力,並挽救上百個國家數百萬人生命的發現的機會並不常有。」在他講述青蒿素發現的義意時說:「青蒿素高效抗瘧疾藥的發現很大程度上歸因於屠呦呦及其團隊的“洞察力、視野和頑強信念”,屠呦呦教授的工作為世界提供了過去半個世紀裡最重要的藥物干預方案。」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正值“文革”動蕩的年月,在科研條件極其艱苦的環境中,屠呦呦領導的團隊與其他機構合作者,經過艱苦卓著的努力,雖然曽經多次遭遇挫折,但一直保持堅強的信念,最後終於取得成功。領先發現強效、速效和毒性低的抗瘧疾新藥青蒿素,開創了目前國際間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複方藥物治療瘧疾的新方法,使世界億萬人因此而受益。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在出席頌奬儀式時說:「屠教授的成就是所有傳染病領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屠教授作出了主要貢献,值得獲奬。這也是中國傳統醫藥可以引導發現青蒿素這樣有用化合物的好例子。」

    屠呦呦教授在頒奬儀式大會上說:「在我的童年親眼目睹了在民間中醫配方救人治病的場景。然而,我沒有想到我的一生會和這些神奇的中草藥關係如此緊密。也沒有想到,今天我會在這偉大的時刻接受國際科學界對我的工作高度評價。」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中國和世界肯定了屠呦呦,不僅是對她遲來的感謝,也有利於中國和世界認識中醫是尚未充分發掘的寶庫。」


屠呦呦的生平及其科研論著

    屠呦呦1930年12月生於浙江省寧波市,其父摘引《詩經》中一段「呦呦鹿鳴,食野之蘋」而為其取名。屠呦呦高中一時就讀寧波效實中學,高中二高中三就讀寧波中學。她自幼目睹中藥治病有奇特療效,從小對中醫建立了良好深刻的印象。1951年報考大學獲第一志願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藥學系”。她選修當時一般人欠缺興趣的《生物藥學》,因為在她看來這個學科可能最接近探索具有悠久歷史的中醫藥的領域。在大學時代,她尤其對《植物化學》、《本草學》和《植物分類學》特感興趣。1955年畢業後,屠呦呦被分配到“中醫研究院”工作。從此她埋頭於生藥、炮製及化學等中藥的研究。1956年防治血吸蟲病的高潮中,她對有效的中藥半邊蓮和後來對品種比較複雜的銀柴胡的生物學進行了研究,這兩項成果被相繼收入《中藥志》。之後,她參加了衛生部下達的中醫炮製的研究,並廣乏收集全國28個省市地區中藥的炮製經驗,編寫成《中藥炙經驗集成》,本書獲1978年“衛生部醫藥衛生科技大會成果奬”,她是本書主要編著者之一。


為 巾 幗 女 傑 歡 呼

    屠呦呦除了是大學藥學系本科學位,她沒有出洋留過學,也沒有在國外權威雜誌發表過論文,更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她作為我國一位從事藥劑學的巾幗女傑,近半世紀以來默默耕耘,從祖國傳統醫藥寶庫中發掘出強力的抗瘧疾新藥青蒿素,使世界每年億萬瘧疾患者受益。她的貢献受到國內和國際學術界高度評價,也使她在八十一歳高齡的日子裡,被授予我國有史以來首位獲得如此崇高的國際生物學醫學奬項的科學家-------2011年“臨床醫學拉斯克奬”得主。



屠呦呦照片


領獎


青蒿素分子式


植物青蒿


屠互聯網拉斯克獎介紹


資料取自

(1) 香港《大公報》<中國新聞>,2011/9/15 ,2011/9/30。

(2) 香港《明報》,2011/9/15。

(3)《新編藥物學》陳新謙 金有豫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年5月,第13版。

(4) 《中藥臨床新用》王輝武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5)《中藥藥理與應用》王浴生等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年12月第2版。

(6)《現代中藥學大辭典》宋立人,洪昫,丁緒亮,妎絝,臧陽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1年,第一版。

(7)《醫用藥物學》,方文贀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2011年10月14日


 53年屆田權湘文集

Zimeng 201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