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巴中学校” 有望明年開始招生
巴中53年屆 张茂荣
“8.8”母校“巴中”65华诞纪念会,13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和在港的校友,从清晨9时就已开开心心、热热闹闹地带着深厚的同窗之谊和对母校感恩之情,会聚在香港渔人码头“海逸皇宫大酒楼”。以印尼巴中校友会会长余增寿、副会长林凤英,以及永远名誉会长黄信堂为首的印尼巴中各届校友150多人,远道而来出席大会更使大会感到温馨和谐。
在大会仪式上,林凤英校友的发言引起大家的注意,因为大家关心的母校复校大计已经酝酿多年,前两届印尼校友会曾为之多方努力,只因土地问题一再遇到挫折,使建校大业历史地落到这一届校友会身上。作为总负责人的林凤英副会长在台上手持一纸,高声地告诉大家那是一张新“巴中学校”校舍的设计图纸!她说,如无意外,新校舍计划于今年9月动工兴建第一期工程,争取明年开始招收幼儿园和小学一至三年级的学生!
她的发言引起与会者的热烈鼓掌。因感到这是我们校友当今应共同关心的大事,遂于会后向林凤英校友索取到该设计图纸,以及较详细的说明。除了自己仔细解读、欣赏外,征得正、副会长的同意,把它转贴在“巴中网站”和大家分享。
因考虑非工科专业的校友中,或有不大习惯看工程图者,本人不惴冒昧作几句说明,请读建筑工程的校友指正:
那是完整的5个建筑立体图:
*中间是整个校舍从正面看的立体图。
*左上和右下两幅是从右边看过去的侧视立体图:左上图突显四层的教学楼A(视点位置较高远);右下图突显八层的教学、实验楼B(视点位置较近)。
*右上(视点位置较远)和左下两幅是从左边看过去的侧视立体图(视点位置较近)。
下面是林凤英校友提供的“巴中建校概况” :
校址:Green City Kawasan Super block
Jl.Kapuk Muara, Jakarta Barat
地皮面积:10,000平方米(即 1公顷)
地面建筑:A,B,C 三座建筑物:
A座:1826平方米,建四层教学大楼,供小学及初中教学用。
B座:1064平方米,建八层大楼,供高中(未来大学)教学和科技
实验室之用。
C座:1080平方米,建两层大楼,内含大礼堂、幼儿园及小学初
级班之用。
D空地:室外体育场及花园、绿地。
将优先从C座起建,继而A座,最后B座。
其它设施:在圈地范围内设有泊车场、绿化园林。
教学方针:以印尼国民学校官定课程为基础,加大英语和汉语学习力度,
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本国就业、升学,适应到西方国家或中国升学。
培养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的人才,具有高素质良好道德的公民。
传承中华文化。
资 产:有限公司制。广招巴中校友或华社热心人士投资入股,经营管理不牟巨利,自负盈亏。
笔者赘言:仔细端详设计图上的巴中校徽,它酷似原来的老校徽,但又有较明显的区别,最大的区别是校名的变化和在校徽上的配置,试解读之:
1. 中文校名已由“巴城中学” 变成“巴中学校”,并将中文校名放在校 徽的中间位置,似在表示对巴中历史的传承、对华夏文化的传承。65年前巴中初创时是一所完全中学,取名“巴城中学”。继後建立附属小学,取名“巴中附小”,如今通称“巴中学校”,甚是恰当。
2. 印尼文校名原为“Sekolah Menengah Pah Tsung”,改为“Sekolah Pah Tsung”,和中文相对应。把印尼文校名置于校徽的最高位,表示它是印尼国民学校的一员。
3. 原英文校名“The Oversea Chinese High School”肯定已不适时宜,因为广大华人已是印尼国民,不再是Oversea Chinese。
4. 三种文字的校名同时出现在校徽上,更表明新的巴中学校是以印尼语为母语的三语学校。
光阴似流水,在纪念巴中建立65周年之际听到母校重建、重开大计已指日可待的消息,怎不令人振奋!其实“巴中”只真正存在20多年,然而,自上世纪60年代巴中遭强行封闭以来,巴中学子始终念念不忘同窗情、母校恩,已经成为翁、媪的我们,始终怀念那段激情的青春岁月。让我们期待对我们来说这有些迟来喜讯的实现,看到和我们年龄相差五、六十岁的学弟、学妹们背着书包上学堂的情景!衷心感谢和赞赏印尼校友会自成立以来就勇敢地承担起建校和复校的工作,不折不绕,前赴後继,排除万难,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