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差别说
男女有别,这是古人的教诲。最直观的差别,是男女的性征不同。除此以外,还有许多非直观的不同。比如著名的“男左女右”。日本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一组3岁的儿童带到丁字路口,让他们自由行走,结果11个男孩中,有10个向左拐弯,只有一个向右走;8个女孩中,有7个向右拐弯,只有一个向左转。这个实验,让人觉得,除了性器官以外,男女还有别的生理构造的不同在影响着男女对同一件事物做出“有别”的反应。
按照西蒙•波娃(注);的说法,男女之别,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波娃的观点可以用早期男女的分工来分析。早期的男人要狩猎,所以对蓝天心生喜悦,因为好天气可以捕获更多的战利品;早期的女人要采集,所以对标识果实成熟的红色心生喜悦。这样的经历使得今天的男女在统计意义上也是男人偏爱蓝色,女人偏爱粉红色。打猎的男人要从整个环境来捕捉猎物的信息,所以他们重森林;采摘果实的女人,当然要去注意一棵棵树,树枝上有她们期待的东西。她们注意树的细枝末节,要胜过注意树与树的关系,女人重树木甚于森林,因此方向感要欠缺些。这一经历塑造出男女思维的重大不同:男生善用望远镜看问题,重钻研思考而轻阅读记忆,观其大略而忽视细节;女生善用显微镜看问题,往往重阅读记忆而轻钻研思考,长于审视细节而忽视全局。
德国《今日心理学》杂志发现男女的梦境都差异明显:50%的男人做梦得过六合彩大奖,一半的男人梦见自己一夜成名;但65%以上的女性的梦与紧张、烦躁、悲哀、压抑内容有关。这反映的是两性的本质,这更反映男女经历的本质:在外部世界闯荡的男人总是想着突然而至的“猎物”,而在父系社会下围着锅台转的女人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摘自:(“ 金羊网 -- 羊城晚报 ”)
(注)西蒙•波娃(Beauvoir,Simone de,1908~1986),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存在主义学者、文学家;她一生写了许多作品。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另一位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则在一次讲演中说:“她介入文学,代表了某种思想运动,在一个时期标志着我们社会的特点。她的无可置疑的才华,使她成为一个在法国文学史上最有地位的作家。”
网页编辑:陈芷芳
二零零八年十二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