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讲鼠的好话
——鼠对人类健康有贡献

若比邻共享图片: 免费,不限空间,不限流量

人们通常认为老鼠是传播疾病、制造麻烦和惹人讨厌的动物。14世纪蔓延于欧洲的鼠疫,鼠是传染的媒介,当时导致占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的2500万人死亡。2007年6月下旬,在我国湖南省,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着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严重威胁湖南省22个县市区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据资料,全球老鼠每年要吃掉数千亿斤的粮食。老鼠偷吃,破坏环境,令人讨厌,因此,中国有句俗话:“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汉语中以鼠字组成的成语也往往多含贬义,如“鼠目寸光”、“胆小如鼠”、“鼠肚鸡肠”、“鼠窃狗盗”等。其实,鼠对人类健康是有贡献的,从20世纪初以来,老鼠一直在充当人类医学研究的角色:它们既是研究疾病的工具,又是检验药物作用的“实验者”,为人类战胜疾病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位于美国缅因州山漠岛的约翰逊实验室建立于1929年,它是全球小鼠模型的资源中心,无数科学家曾来到这个实验室,从这里带走各种各样的老鼠,供科学研究之用。目前该实验室可提供3000多个品系的实验用小老鼠。这些老鼠有些来自自然界,有些是通过基因技术“定制生产”出来的。在每一个品系里,所有的小老鼠除了有性别的差异外,从基因层面看则完全相同。

在这个实验室提供的小老鼠中,有一些患有人类的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等。实验用小老鼠的作用巨大,生物学家利用它们研究基础生理学,疾病学家利用它们寻找导致疾病的基因变异,医药学家在它们身上实验各种药物。它们具备一切医学研究需要的特征、便宜、好养、繁殖能力超强、成熟迅速、比大动物易于管理和观察等优点。

近年,科研人员用鼠类作了大量的医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收集了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



§研究发现人类听觉与鼠相似

德国科学家发现,人类的听觉与鼠相似,都对某些特殊音调有共同的敏感性,而这些声调正是人类语言的“基石”。这一发现有助于追溯研究人类语言的起源。人们早就发现,幼鼠在吮吸的时候发出的音调与幼儿发出的音调极为相似。在此基础上,德国乌尔姆大学的埃雷和康斯坦茨大学的里克开始研究,母鼠究竟对幼鼠的何种音调最为敏感。结果发现,母鼠对三种低沉的音调反应最为强烈,而这三种音调恰恰也是人类语言中最常用的元音音调。研究人员介绍说,这几个音调是人类语言最基本的“范本”,听懂它们对于研究人类的听觉至关重要。


§人和鼠的骨骼有99%相同

人类和老鼠原本出自于一个共同的祖先,那是一种生活在1亿多年前的小型哺乳类动物。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显示,老鼠的骨骼结构,有99%是同人类完全相同的。从遗传学的角度看,人类与老鼠的区别也不大。


§老鼠基因密码链的长度与人类相差无几

英美科学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老鼠基因密码链的长度与人类相差无几,老鼠为25亿对核苷酸,略少于人类的29亿对核苷酸。80%的人类基因与老鼠完全相同,99%的人类基因与老鼠非常相似。所有这些指标,是在外形上与人类更为接近的猴子都没有达到的。正是基于上述原因,科学家普遍借助老鼠从事治疗人类疾病的研究工作。


§老鼠进行了移植手术获得了一个人类的免疫系统

日本九州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宣布,他们成功地为一只老鼠进行了移植手术,使其获得了一个人类的免疫系统。使用这种实验鼠获得的研究成果将更适用于人类,将为诸如开发更安全的药物,了解疾病的病理机制等方面提供更准确有效的模型。


§用“近视鼠”治疗人类近视

新加坡眼科研究院已成功培育出一种“近视鼠”,研究人员希望从中找出导致近视的基因,从而研究更好的治疗近视的方法。


§利用精神错乱鼠研究人类精神病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疗中心和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用基因工程培育出了精神错乱的实验鼠,进而利用这种老鼠来对人类的精神病进行研究。


§成功培育出“转基因乙肝鼠动物模型”

复旦大学医学院新一代持续表达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转基因小鼠已稳定繁殖了7代。这一动物模型的建立,对研究和治疗我国为数巨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具有重要意义。


§太空鼠帮助人类找“遗忘症”病因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的科学家用携带升空的老鼠进行有关神经系统的实验。据称这项研究将有助于治疗人类所患遗忘症和老年痴呆症。


§在鼠体内育出人类卵子

加拿大多伦多市西奈山医院塞缪尔•卢恩菲尔德研究所的科学家和医生们通过把人类卵巢组织移植到实验鼠的肌肉中培育出人类卵子,这项技术未来有望用于保持癌症病人的生育能力。


§用裸克分子鼠寻找抗痛“秘密”

非洲裸克分子鼠,全身无毛,褶皱的皮肤呈粉色或黄色;眼睛非常小,视力几乎退化,靠敏感触觉辨别方向;牙齿大且突出,是世界上最丑陋的动物之一。这种小老鼠对酸和辣引起的酸痛和灼痛感毫无反应,是迄今唯一对酸痛毫无反应的动物,在哺乳动物中十分罕见。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神经生物学家托马斯•帕克与同事,在研究裸克分子鼠皮肤时无意发现,这种小老鼠体内不存在引起哺乳动物痛感的P物质,从而打开了用裸克分子鼠寻找抗痛“秘密”的思路。


§成功培育出“Par-4”肿瘤抑制基因抗癌实验鼠

美国肯塔基大学通过植入能杀灭多种癌细胞且不会伤害正常细胞的“Par-4”肿瘤抑制基因,成功培育出能抗癌的实验鼠,对人体抗癌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如果能通过骨髓移植作用于人体抗癌,可使癌症者免除化疗放射的侵害。此成果被列为“2007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基因敲除小鼠” 动物模型获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授予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和奥利弗•史密西斯、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干细胞研究方面所作的贡献。他们的最大贡献在于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基因敲除小鼠”的方式,为人类攻克某些遗传因素引发的疾病,提供了药物试验的动物模型。


         

      



资料整理和编辑:陈芷芳

二00八年一月三十日



巴中网站
http://www.boans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