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损伤人体的第八对脑神经,从而引起耳鸣、听力障碍,或伴有眩晕、恶心、平衡失调等症状,被称为药物的耳毒性。严重的耳毒性可致听力语言障碍。据资料,我国目前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2057万,占全国人口的1.6%,其中药物致残者占30%-40%。
目前已发现有耳毒性的药物达100多种,常见的有以下药物:
一、引起耳鸣的药物
- 解热镇痛药:如阿斯匹林、非纳西汀、保泰松
- 中枢神经系统药:咖啡因(中枢兴奋药)、多塞平(抗抑郁药)
- 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妥卡尼
- 抗高血压药:厄贝沙坦、硝普钠
- 平喘药:丙卡特罗
- 抑酸药:法莫替丁
- 抗菌药:加替沙星
- 抗寄生虫药:氯喹、羟氯喹、奎宁、噻苯唑
二、引起耳聋的药物
- 利尿药:速尿、利尿酸、丁尿氨
- 抗贫血药:甲磺酸去铁胺
- 抗菌药: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西索米星、小诺霉素、万古霉素、卷曲霉素
- 抗癌药:顺铂、卡铂、去氧氟尿苷、长春新碱、氮芥
药物所致耳毒性与药物本身的毒性强弱、药物剂量大小、疗程长短、服药者年龄、个体差异、易感性及遗传等因素有关。耳毒性药物主要是损害内耳,使内耳细胞萎缩变性,有些药物如阿司匹林,服用后如果能在出现耳鸣时及时停药,内耳的损害是可以恢复的。有的药物则会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性耳聋,如链霉素等。对于药物中毒性耳聋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例如,在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过程中,发现有听力下降迹象时,应及早去看医生,可使用维生素A、维生素B类、细胞色素C、辅酶A、三磷酸腺苷等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若能及时使用,听力可保持稳定,不再继续下降。
温馨提示:人到老年,由于对药物的排泄代谢功能减弱,耐受性降低,使用某些药物时比其他人群更易产生耳毒性,应特别注意防患于未然。
陈芷芳写于二00八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