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峇姆”说到“峇峇”

夏  之  秋




    我出生于印尼万隆,据母亲说:“当时有一位峇姆(babu)精心照料过你,是巽他(Sunda)族人,特别喜欢你,不亚于母亲一样对你亲,所以不要忘记印尼人民对你的爱护,这位峇姆是中印两大民族友谊的象征” 。在我的相册中,还有我六个月时躺在摇篮车中,母亲和峇姆站在车旁的一张合影。父亲的题字是:“这峇姆(babu)曾为他体贴地看护了四个月” 。至今看到这张照片仍然使人感到激动。父母这样告诉我,是要我不要忘了这位峇姆,不要忘了中印友谊。

    峇姆称儿时的我为baba kecil(小峇峇),在她心目中大概是昵称。后来,我长大了,因为父母都是搞教学工作的,所以家中总雇有峇姆操持家务。母亲对峇姆十分信任,房门钥匙交她保管,每日菜金由她支配,几十年来都像是家人一样,甚至到苏哈托上台,华校被勒令停课,母亲在中华中学校舍遭到抡砸破坏被迫离校时,我家峇姆仍随母亲从校中撤出,而中华中学被毁以前,峇姆的女儿一直是在华中念书,学习中文。母亲因失业无法支付峇姆工钱,但峇姆却分文不要仍一直为母亲做家务,母亲无奈只得把她辞退,峇姆才挥泪告别。母亲只能在外甥家寄居,一直到1978年才返国定居。

    无论哪一位峇姆在家做活,都称我baba kecil称男主人baba besar(大)或baba tua(老)。虽然没有辞典注释,但从称呼中我体会前者属于昵称,后者属于敬称或尊称;后来了解到马来语和印尼语的语源后,才知这是个专用名词:土生华人。在《新印度尼西亚汉语词典》中注释Ⅰ①在(印度尼西亚生长的)男性华人。②对男性侨生、华人的称呼。Ⅱ(雅称)阿爸。包思井编《印度尼西亚语词典》中:1、(侨居地出生之)华侨男子、华侨第二世、华侨商人之称呼,baba besar中国工头。2、babaan人体孔穴部位之总称,七窍。

    从辞典的解释看,在社会生活中,峇峇一词不过是一种称谓,其实不然。殊不知,仔细研究起来,却大有文章,而且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有很多学者研究它,其中有中国人和外籍华人,也有外国人。

    “峇峇”作为“土生华人”一词,至少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早在十五世纪初,中国人到达马来半岛时,便定居下来并与当地马来民族通婚,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这样,根据传说,有人便把当地出生的混血男儿称为“峇峇” 。这一说法代表了一个新的解释,但这个词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成为数百年代代相传的专用名词,各方面的说法很多,尚待研究考证。     “峇”字在《康熙辞典》中,是“山形”的意思,根本就没有土生的含义,而此字在汉字里也很少用到,但是在新马一带把它叠用并作为土生华人称呼,是起源于马六甲。这是个港口城市,中国古籍称麻喇加,其名称来源有一说:公元1377年,爪哇的马加五国军队和移民曾经到达这里,见海边长满了一种高大的大戟科树木,便问当地人何名?答曰:安摩利加(Emollica),后来转音成了Malacca,即“马六甲树” ,所以地名也被称为马六甲。另一说法是它来自印度梵文maha(大)lanka(岛),即“大岛” ,泛指马来半岛,城市古名“无支跋” ,后从州名改称马六甲。中国人来到这里是在元代,所以比郑和还要早,形成了独特的族群和文化。在“陈祯禄街”这条以峇峇祖辈名字命名的地方,你一定会因见到他们的“祖屋”而赞叹,至今仍保留七百多年前原样供后人瞻仰。

    有趣的是,如果你漫步在“汉者拔街”(J•Hang Jebat)可能发现一家制作“缠足鞋”的作坊而吃惊,老匠人用中国绸缎在精心制作小脚鞋子。这种鞋是作为传统手工艺品供前来游客选购,别有一番情趣;另一方面,也显示峇峇和娘惹与中国文化有密切关系。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这里叫Jebar Street(者拔街),是当时有名的古董街,能找到意想不到的中国明代瓷器、还有英国的壁毯、荷兰的摆设品和古钟、印度的铜器等,所以参观购买者络绎不绝。同时这里还有一个特色,除了中国文化而且还是“小型马来文化村”,村子里家家都是小手工艺品作坊和门面,名目繁多,也有各种文化用品,只要到此一游,基本上窥见了马来西亚十三个州的全部风貌,这也足以说明峇峇在当地文化方面的特点。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文化小巷,叫“打金街”也叫“金匠街”(J•Tukang Mas),是中国人最早到达这里时,为了谋生金铺做首饰。小巷入口处,相隔不远看到三座“膜拜寺”并排列着,显示出一种十分和谐的气氛,令人驻足流连,成为马六甲的一大胜景。这三座寺是:甘邦吉灵(Kampung Keling)清真寺,寺顶为尖塔楼,距今已260年;色彩绚丽的印度庙宇,已有227年历史;华人寺庙叫“青云亭” ,已有358年历史,最为古老,而且也是最为古老的东南亚华人寺庙。它们的存在,象征着马来西亚不同民族、宗教、文化的平等相处,永远保持着和谐的气氛。看来,马六甲峇峇历史确实很值得史学家来认真研究。

    1819年,新加坡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开埠了,开埠前当地就已经存在峇峇,与马六甲有着密切关系,他们视马六甲为“第二故乡” ,准备晚年仍回马六甲养老,成了一种习俗。不过开埠后情况发生巨大变化,具有远见的马六甲峇峇,独具慧眼大量涌入新加坡,他们的经商能力很强,很快就站住了脚跟,但那个时期大部分峇峇只把新加坡看成临时的家,所以当两位峇峇相聚时,第一句话总爱问:“你几时回马六甲啊?”他们视新加坡为“异乡” ,无论婚嫁、生儿育女、丧事、服饰、饮食和语言文字,完全沿袭着马六甲的独特峇峇文化传统。

    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影响,他们免不了接受英治下的变化,渐渐与马六甲峇峇文化疏远,多数改信奉基督教,而且接受了英文教育,出现了“质”的变化,许多峇峇已经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了。二战后新加坡独立建国,推选母语(华语普通话)获得成功,在双语环境下,新加坡人会讲普通话已经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但有些学者从另一角度来考证分析,认为峇峇应起源于中东。因中东地区人们把父亲、年轻男子以及一般男性都称为“峇峇” 。这种称呼后来传到印度和海峡地区,当地人沿用了这种称呼,接着马来人也把它用来称呼那些“西泽先生” 。十五世纪时,海峡华人激进,最后这个词逐渐演变成专指马六甲一带的土生华人族群,所以他们认为这就是峇峇一词的由来。学者陈志明博士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其可靠性较大。他说:土生华人把自己称做Peranakan(当地出生者)也就是这个意思,可是目前这个词尚未有公认的译名,而峇峇却包含了其中的意思,实在是巧合。由此可见,尽管峇峇一词泛指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地土生华人,实际上正宗含义还是指马六甲一带土生华人族群而言,这是历史确定的。


                        本文原刊登于《印尼雅加达华中巴中广州校友会会讯》第七十七期





巴中网站
http://www.boans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