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夷 山 剪 影

(一)


刘 晋 垣


    有一位外国人只身到中国去旅游。有人问他中国那么大,不怕迷路吗?他说如果我迷失的话,我就告诉他们请送回我的家——武夷山。



奇秀甲东南,世遗魅神州


    第一次去武夷山是在五年前的六月夏初。武夷山的夏天是凉风习习的。从武夷山机场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到了通往市区的丁字口,迎面扑来一个巨大的旅游广告,牌上有一位外国游客的图像在微笑着:“武夷山,一个我不想回家的地方!”。

    06年夏末,厦门大学本科论文答辩过关后,偷得浮生半日闲,便单枪匹马去武夷山彻底的放松心身,松懈一下几个月来为了应付论文答辩而绷紧的神经。

    去年,携爱妻与挚友再次重游武夷山是在11月中旬。那时,身穿淡蓝色塑料雨衣,站在九曲溪畔,眼前烟雨蒙蒙,景色又是另一番风味。真是:“秋风萧瑟今又起,换了人间”。

    久静思动。今年11月中旬又随巴中高尔夫团队挥杆武夷山水。前后四次畅游武夷山水,都有不同层次的感受,总觉得武夷山一次比一次更显得亲切,更加充满神秘的魅力。

    武夷山山水景观,以山丹碧水、山迎水接、山光水色、如诗如画闻名于世。武夷山,集山水美景、自然生态、历史遗迹、思想文化于一炉。他是继泰山、黄山、峨眉山之后的又一珍贵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进入了世界23处双遗产之列。

    在我国历史上,武夷山就是备受称颂的天下名山。我国古今诗家对它独特风格的审美赞赏:“人间仙境在武夷”、“崖崖壑壑竞仙姿”;“武夷山水天下无,层峦叠嶂皆画图”;“海内名山纷莫数,武夷奇观不可遇”。

    清溪秀水贯穿于丹崖奇峰之间,构成“溪贯群山,清浅萦九曲。溪边列岩岫,倒影浸寒绿。”的独特自然美景,水光山色中熔注了中国传统的诗情画意和美学意境。凭借一张竹筏顺流而下,即可阅尽武夷秀色,此乃武夷山景观的精华,堪称世界一绝。

    无论你是登顶天游,还是九曲戏水,你可观青山碧水、赤壁褐岩、绿树红花的色彩美;可赏奇拔秀伟、前次百台、争奇斗艳的形象美;可品泉歌鸟鸣、浪击轻舟、篙点河床的听觉美;可看流水游鱼、浮云飞鸟、艄公游人的动态美;可睹云绕山涧、雾锁蜂腰、雨罩群山的朦胧美。身临秀色美景,犹如漫步奇幻百出的山水画廊,聆听丰富变奏的交响乐章,欣赏韵味独特的瑶池歌舞,品味韵律有致的美丽诗篇。

    大自然亿万年的鬼斧神工,形成了武夷山奇峰峭拔、修水潆洄、碧水丹峰、风光绝胜的美景,这里的峰岩显而入裸,溪流惊而不险,水绕山转,林傍石生,水、木、峰、岩各具神韵,相得益彰,素有“奇秀甲东南”之称。

    置身于这般的造化之境,心灵的漫游与求索就会不期然地步入感官世界所难以企及的彼岸之域,就会摆脱陈世物象的缠绕,进而让自己的心灵与无限之物产生对话。



武夷山


武夷山之名


    相传武夷山一带原是蛮荒之地;没有名,也没有这么美丽,洪水猛兽作乱,山民苦不堪言。彭祖和彭武、彭夷带领山民疏通了九曲溪,消灭了猛兽,乡民从此过上了安定富裕的生活。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人们就把这里叫武夷山,视彭祖父子为开山祖师,受历代供祀。在“妙高台”上有明嘉靖五年重修的天游观,殿宇市的楼阁,原曾为蒋介石的“中正别墅,后荒废。今为供奉武夷山开山祖师彭祖及其两个儿子彭武、彭夷的塑像。

    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福建的最高峰,又有“大陆华东屋脊”之称。“水有三三胜,峰有六六奇。”武夷山树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地壳运动,地貌不断发生变化,构成了秀、拔、奇、伟,独具特色的“三三”、“六六”胜景。“三三”指的是“三三秀水清如玉”的九曲溪;“六六”就是“六六奇峰翠插天”的三十六峰。

    武夷山风景区不仅全年有景,四季不同,而且阴晴风雨,其山川景色变幻莫测,瑰丽多姿,变化无穷,它兼有黄山之奇、桂林之秀、泰岱之雄、华岳之险、西湖之美。全区有九曲溪、云窝、天游、一线天、虎啸岩、水帘洞、武夷宫、天心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可谓不胜枚举。

九曲溪:竹筏水上流,游客画中行


    每次去武夷山总是少不了要乘坐竹筏才过瘾。相信游览过武夷山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

    在武夷山的千岩万壑中,奔腾着一条川流不息的中国最美的溪流——武夷之魂九曲溪。九曲溪边发源于武夷山脉南麓三保山,由西向东穿过武夷山风景区,盈盈一水,盘折山中,折为九曲,形成九曲十八弯,全长9.5公里。九曲溪山携水转,水绕山行,宛若天仙飘带,盘绕于武夷群峰之中,曲折有致,可谓“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韵味独特,细细品味犹如欣赏瑶池歌舞,因此得名。

    山与水的完美结合是九曲溪旅游线路最突出的特色。曲折萦回的九曲溪贯穿于丹崖群峰之间,如玉带串珍珠,将36峰、99岩连为一体,构成“一溪贯群山,清浅萦九曲;溪边列岩岫,倒影浸寒绿”的独特自然美景。由于水绕山行,山临水立,仰角适中,滩潭交错,山不高有高山之气魄,水不深集水景之大成。

    乘坐古朴的竹筏,尽情饱览两岸绮丽的风光,你会得到一种心灵的净化和美的享受。这是武夷山最精华的展示。

    武夷山最引人入胜的传统娱乐活动是乘竹筏游九曲溪,坐上宽约两米、长约九米的仿古古朴的竹筏(当地人叫竹排)。每只竹筏有8个座位,一上竹筏,筏工要我们绑好橙色的救生衣。我抢坐在先最前头,虽可以无阻眺望,却也难免遭溪水淋身之冷。坐筏观山,极目皆图画,丹山、碧水、绿树、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水光石畔,绿满溪山,三三秀水清如玉,山水交融画中诗,呈现出武夷山大自然五彩缤纷的色彩美。峰回溪曲又一弯,沿途看到奇峰相叠,嵌空而立,那高低相错的山峦,如旌旗招展,那气势磅礴的岩峰,如万马奔腾。展示了大自然中极富韵味的参差美。在碧清的溪水中随波逐流而下,溪面忽而平缓,忽而湍急,竹筏随之上下颠簸,在有惊无险中经过一峰又一峰,两岸美景尽收眼底。转眼间,竹筏已到三曲,我要求步上浅滩,就见3800年前的“武夷船棺”洞穴开口于悬崖绝壁之上,既神秘又叫人惊奇。加上筏工的一流口才,把武夷山水叙述的出神入化。“旅游靠导游,导游靠吹牛。”此言确实不差。

    九曲溪水源充沛,常年不竭,即使枯水季节竹筏也能通行。九曲溪从西向东,蜿蜒自如,山绕水转,水贯山行,溪水晶莹,清波筏影,真可谓“曲曲含异趣,弯弯藏佳境”,“山从千层青翡翠,溪摇万顷碧琉璃。”清澈的溪水市武夷山的灵魂,乘上古朴的竹筏荡入山光水色之中,如融入神话般的境界,令人心旷神怡,可领略到探奇之美,心境之和,漂流之趣。

    武夷山以竹筏为游览交通工具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它浮力大,吃水浅,轻便灵活,筏工只要用一根竹篙驾驭。它可以平稳地飘深潭,也可飞快地滑下浅滩;可以灵巧地避开突立中流的礁石,又可以急剧地转弯。人做筏上无遮无拦,全方位地沉浸在碧水丹山之中,无噪音、无污染,抬头可见山景,俯首可观水色,侧耳能听溪声,伸手能触清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刚柔相济。“看山不用杖而用舟”,可尽情漫游,遍览山水之美。

    峰岩飞霞凝紫,云缠雾绕;曲水飘翠流玉,烟岚迷蒙,构成了武夷山自然美的特色。游客在游山时可以饱览秀水,玩水中可以不费举步之劳地观赏奇峰。真是登山涉水,兼可得之;览水观山,其乐无穷。

    上岸后,大家争先洗手间去“减轻体重”。然后,我们在仿宋古城登上一座茶楼,凭栏眺望九曲溪,“煮茶论英雄”。一杯红袍在手,茶香四溢,持茶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九曲溪竹筏


千年悬棺┄┄ 一个民族的叹息


    武夷山,是人们畅游山光水色、寻梦历史遗迹、回归自然的神往佳境。

    武夷山的造型之美,在碧水丹山、秀拔奇伟之间;历史沧桑之美,在西汉闽越王城与船棺的高悬之中;思想之美,在新儒学的“学大性天”与“逝者如斯”的悠悠岁月中。

    架壑船棺陈述了3800多年前悠悠的古越岁月,是古越族高度文明的见证。这种葬俗最早出现在武夷山,然后随着年代逐步向西南方向推移,包括广东、江西、湖北、贵州、重庆、四川,甚至元至台湾、马来西亚和印尼(苏拉威西岛的TORAJA)都留下了类似这种悬棺的遗址。这是一个民族迁移在悬崖上的生动记载,武夷山就是这个民族文明的发端。

    “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楫几何年。桑天海水今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坐在九曲溪的竹筏上,仰望大藏峰峭壁高处崖穴里上悬放了四千年的船棺,我想象着武夷山先民们在这里楫舟而作,伴水而居的生活情景,他们可以在大自然里最自由地展示自己的生命。因为水,他们死后还可以傲居高崖,面水而眠,虽然,他们的视野很小,小的只剩下这一片山水,但却足够承载他们生命的全部。我屏住呼吸,不忍惊动一个民族曾经在这里留下的一声长长的叹息。我企图用目光收拾这些遗骸的时候,大有一种置身古战场的慷慨悲情!



石  刻


    石刻,覆盖在山水之上的三千诗文,从不同角度肢解武夷山影子的碎片,它是武夷山的一种人文景观。它是人类用智慧的形式来点缀和裱褙武夷山水的灵魂。临流吟诗登高作赋者,或仰天长啸,或俯首慨叹,给武夷山不上了一层厚厚的人文色彩,这些作品都是文人们真实感受的遗址。从而使宁静的武夷山变得喧闹,变得神秘,变得斑斓。

    稳坐竹筏上,耳听艄公诙谐的讲解,偶尔有不知名的鸟儿飞鸣而过,俯首看见清澈的溪水中有一群红眼睛的小鱼儿在游动。“鹰击长空,渔翔潜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满眼的秋色,山谷喷火的红叶,真是秋韵无边好!我望着这卷天然壁成的书卷,随便得从哪一页读起,全无规则地阅读,时而饕餮,时而细嚼,不经意溅起的一滴水凝结成的笔墨,使我从一个简单的读书人升华为一个纯粹的自然阅读者。

    最早揭开武夷山神秘面纱的诗文当属东晋文学家郭璞的“黄岗降势走飞龙,郁郁苍苍气象雄”。到了唐朝,李商隐背着一箩筐的意象,悄无声息地走进武夷山;宋代的范仲淹小心翼翼地用诗句轻轻抚摸一下武夷山水孕育出的岩茶,没有登斯楼也的浩荡气概,不干净动辄一片宁静而安详的山水;苏东坡把泡有明月和大江的酒一饮而尽后,浸泡在武夷山岩茶的气味之中,让承载着武夷山水韵味的叶片荡涤一胸豪气;柳永写了“六六真游动,三三物外天”就草草收拾行囊踏上了歌楼酒肆之路。



武夷山六景


    人间仙境武夷山,是大自然的一部旷世恢宏的杰作。

    在这方圆79平方公里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内,无处不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工鬼斧。9曲溪、36峰、72洞、99岩、108个景点,均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神韵而赢得久远的生命。千姿百态的造型,有的如玉女插花,妖艳亭立;有的如瀑布垂挂,壁立悬空;有的如雄鹰展翅,壮志凌云;有的如虎跃龙腾,风骨刚健。它点化了一个个神奇的传说,无不令人诗情奔涌,浮想联翩。

    武夷山的风景区包括武夷宫——大王峰、云窝——天游峰、九曲溪、一线天——虎啸岩、大红袍——水帘洞、莲花峰——遇林亭等六大景区。每个景区各具特色,游客都能从不同的景观中领略武夷山的秀伟奇拔,使我堕进别有洞天的心灵环境体验之中。



云窝/天游峰


    登峰凭栏眺,,山水第一胜。吞云纳雾的云窝天游是武夷山水第一胜景,地处武夷山景区精华地带,位于接笋峰西壁下,周围环绕着响声岩、丹炉岩。这里巨石倚立,背岩临水,有大小洞穴十余处。每当冬春二季的早晚,从洞穴里常常冒出一缕缕淡淡的云雾,在锋石之间游荡,时而聚集一团,时而又飘散下来,舒卷自如,变幻莫测,故名云窝。景区入口处有峥嵘深锁的元代皇家茶园(御茶园遗址),在隐屏锋的丹崖翠屏下,有宋代朱熹的武夷精舍遗址。

    游武夷山不登天游峰,不能算是到过武夷山,这是我在登天游峰后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天游峰是武夷山三十六峰之一,海拔408.8米,巨岩耸起,周围群峰拱卫,峰下九曲潆回,是纵览武夷群峰,俯瞰清潆九曲的理想胜地。“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故天游峰被称为“武夷第一胜地”。当我们乘坐竹筏游九曲溪时,见到的天游峰只是从溪上看峰赏景,至于其间的峰峦岩壑、危壁险道之幽奇,只有亲临其境,才能领略到她的魅力和惊心动魄。攀登天游峰的最佳途径是从茶洞正面爬越838级石阶,突击登峰。这条路虽然陡峭,却有登天体验之情趣。登上天游峰,峰顶南端的“一览亭”是最高点,凭栏远眺,曲水长流,观云海,赏美景,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

    如今登天游峰有石阶可攀,石阶数百,崎岖险峻,但有石栏扶手,险而不危。我们登至峰腰,借亭小憩。当日是公共假日,眼看游客一窝蜂登峰,时过晌午人数急速暴增,年长者不禁萌生退意。我建议不如坐轿上去,可免登峰之苦。他们说万一轿夫双腿一滑,岂不是呜呼哀哉!最后大家决定还是“鸣锣收兵”,“上天梯,进天国。”仰望天游峰顶,只好叹为观止。

    其实,我第一次独自登天游峰时,就已经尝试过有惊无险的坐轿滋味。上轿前,我问他们这是第几次?“头一遭”的回答令我心安。轿夫上到一段距离时就气喘吁吁,放下轿子坐下休息。我看到豆大的汗水似串串珍珠滑落在他们的脸上,他们打趣地说:“上山靠气力,下山靠脚力;上山气管炎,下山关节炎,回家软绵绵。”1962年郭沫若曾登天游峰时触景生情地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轿夫说文革时期一群红卫兵上天游时,只见天下茫茫云海,便大声高喊:“郭老瞎吹牛,骗我到天游;冷水加馒头,连鬼也不游。”听了这打油诗我不禁莞尔一笑。“头一遭”抬轿的轿夫,他们当然还是气力充沛,双脚有劲。虽是如此,一路上我紧握着扶手,一颗心也随着轿子动摇西幌地吊着。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闭口不语,不敢与他们谈笑,生怕一不留神连人带轿跌下万丈深渊,岂不真的是进天国?想到此我的掌心开始冒汗,背心也开始湿了,到了山脚停轿时才松了一口气。轿夫说天游峰备有55个轿子,110个轿夫,即使在旺季时也只能轮到三天才抬一次轿,每个月只赚600-700元,这小数目难于糊口。我赏了小费以谢“救命之恩”。回首看崎岖小径,石阶上隐隐留下了轿夫们辛勤劳动的脚印,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的石阶上的莫不是轿夫们汇成的汗水?。(待续)


网页编辑:陈芷芳(2009.11)        


朋友,感谢您浏览~~~~
朋友,感谢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