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劍橋的梁維德校友不單是一位出類拔萃的科學家,還是一位達專業水平的攝影家。他再發了三張椰城“班芝蘭”的照片,對我來說,仔細看了這三張照片真是感慨良多,讓我們一起來解讀吧。
照片一
照片一:
這是從“阿森加”(Asemka) 的一家多層停車場的上層拍下“班芝蘭”、“大港唇”橋頭的鳥瞰圖。橋已加寬,但很雜亂,橋右邊有一排四間霸王房子,看來是賣小吃的店鋪。正面遠處的一棵大樹左邊是“班芝蘭”,如果從“班芝蘭”走過來不上橋而在大樹處左轉彎,就進入“三間土庫”(Toko Tiga) ;如果過了橋才左轉彎,直走就是“宛朗岸”(Blandongan) ,走了一段再右轉就可經“八華”直到“五角橋”(Jembatan Lima) ,那裡有一個有軌電車的終點站。如果過了橋直下就是“阿森加”(Asemka) 。令人不解的是加寬了的橋中間設了三輪機動車站,還有停車位,車位的前面和旁邊都分別有一排小攤販霸位,幾乎佔了大半個橋面,使從“班芝蘭”過來的車輛通道狹窄得只可容一輛車緩慢行進。如果是夜晚,橋面上幾乎停滿攤販,汽車更加不能動彈。
照片二
照片二:
這是未到橋頭“班芝蘭” 的鳥瞰圖。“班芝蘭”大街的大半都建了半圓形屋頂的攤位(Los) ,攤位密密麻麻,通道狹窄、人頭湧湧、摩肩接踵,進入其中令人窒息難奈!遠處淺橙色多層建築原是Pasar Glodok,後改建成City Hotel,遭祝融光顧焚毀後,才再建成現在的樣子。Boji 兄曾告訴我們,去年“班芝蘭” 的所有攤檔都已拆除,準備重建,不知動工了沒有。目前椰城大水,相信“班芝蘭” 難以倖免。
照片三
照片三:
最令人懷念的是這張1949年拍的“班芝蘭”橋頭的照片。斜屋頂房子轉彎到Toko Tiga,那裡有“天聲日報”報社,小時候賣報,除了賣“新報”、“生活報”等外,也天天去“天聲日報”社拿報。河對岸的一條路直通“宛朗岸”(Blandongan) ,當時初創的“巴中”在“宛朗岸”的“中華女學校”和“石橋頭”的“廣仁學校”上課。上物理課時,大家就騎上腳踏車,浩浩蕩蕩地從“宛朗岸”經這裡拐到“阿森加”、再右拐到“石橋頭”的“廣仁學校”。照片中的“保安和藥材行”是典型的“樓下營業、樓上住人”的夫妻店,清晰可見有人在樓上伸出的架子上晒衣物,像是晒著BB的Popok(尿布) ,印尼的華人一向子女多,起碼四、五個不希奇,八、九個甚至十幾個也好普遍,因此,在沒有紙尿片的時代,Popok是何其重要!這張照片珍貴之處還在於畫面中有兩輛對開的汽車,向著橋開的一輛是二戰後的Taxi,另一輛是華人老百姓常用的公共交通工具,華人稱之為Austin,印尼人稱之為Oplet。當時椰城除了荷印時代留下的有軌電車,可說是一個沒有公共汽車的城市。那時Austin 和 Taxi 主要由華人經營,從Kota可以搭乘兩條線路的Austin,在Gaja Mada 大街招手截停 Austin時,手指指向前方表示去“干東墟”(Mester, 即Jatinagara) 的路線;手指指向斜方則是去 Gunung Sari, Pasar Baru等的路線,已是約定成俗。後來在Austin 內常發生搶劫事件,華人不大敢乘,經營者也漸漸轉到印尼人之手。畫面上還有一男一女分別雙向而行,赤腳穿“沙龍”(Sarung) 是當時印尼人的衣著特點,男的上身穿圓領文化衫,女的穿Kebaya,如今這種衣著在街上已難得一見。沿河的欄杆原來是用鐵鍊聯接,日本時代鐵鍊被日本鬼子拆走回爐做槍砲後,就一直沒有補裝過,常常聽到有人掉進河裡。小時候,這座橋是我賣報的據點之一,離“天聲日報”館和位于“石橋頭”的“新報” 館近。下午五、六點鐘,橋上行人如鯽,我在橋上向來往行人兜售我的報紙,是每天回家前的最後“沖刺”,待報紙賣完,“班芝蘭”已通街燈火輝煌,回家的一路上則已是萬家燈火。
真是要感謝梁維耀校友發來以上三張“班芝蘭”的照片和大家分享,我不禁再次浸入對已遠去悠悠少年往事的回憶之中!
圖片攝影:梁維耀 配文:UC53 2007/02/07
请在此点击观赏
Old Djakarta 梁維耀
请在此点击观赏
几张可引起“广仁生” 美好回忆的照片 梁維耀&UC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