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240

 

生命
氨基酸和核苷酸的故事

十四

喜蹚历史浑水,
寻觅智慧的足迹。。。

古月語

 
認知與信仰、信念、理念

生命六說
初稿:二○○九年六月二日
 
摘要:
人類可以認知世界是憑據:因為構成蛋白質程式體系的蛋白質和大自然(包括蛋白質自身)可以交換訊息。而蛋白質可以具有無窮的可能組合結構(及相應的DNA線性組合),因此可以對應於無窮的大自然訊息。

我們在認知世界之前,必須確認:
(一)世界是一個組合,可以分解成一些元件,元件之間因交換從而發生關係——組合。您可以說,交換就是一套相互作用,或者是組合的準則。
(二)元件是空間,交換過程是時間。
其實(二)是(一)的延伸鏡像訊息。

『信仰』是一個形成群體的守則,這個守則是白紙黑字的信條、教條。信仰是亙古不變的東西,不符合認知原理。

『信』是後天預設程式,是蛋白質程式體系在後天設定的智慧程式內涵,仍然在本能程式的層次。信念極其頑固,極難因應外在訊息的改變而改變。

認知之所以是一個無窮的歷程,因為生命,因而智慧程式(基於蛋白質組合無窮變化)的進化是一個無窮的歷程。蛋白質要繼續更複雜的組合,生命要繼續進化,認知才會更貼近源訊息。任何認知歷程裡的人物的認知都只是無窮認知歷程裡的一個片段,它隨時被後來的認知證偽或被後來的更直接的因果關係——更簡潔卻是更深層次的鏡像訊息替代。一個被證偽或可以被更簡潔的鏡像訊息替代的認知應該被拋棄,這是一種理念。如果一個人物被神化,他的認知層次被絕對化、亙古化,並且要群體接受,這實際上就步入了宗教化,陷入了宗教現象。這就是信念和理念區別。
內容

少年在房裡尋找一個不在眼前的物件,往往找不到,其實只要揭開眼前遮蓋該物件的一層遮掩即可見到,為甚麼他們會沒有想到呢?我們有時候想尋覓事物的真相,其實只要揭開已經感覺到的遮掩事物的一層薄紗即可,可是好多人,總是做不到,是懶也蠢也?非也(得看閣下對懶和蠢這樣的生命現象有多深的辨識率)。多數是一廂情愿的對舊有事物情感,情感也是造成思維惰性的原因。

信仰也是一種生命現象,這種生命現象只出現在智慧程式已具進化規模的生物身上,即人的身上。

人在成長期輸入(可以是被強制又可以是自動的)智慧程式的鏡像訊息(記憶),蛋白質程式體系的本能程式會將這些訊息組合並且設成預設程式,一旦接觸到相關的源訊息時可以立刻做出反應。如果本能程式是先天的預設程式,那麼,這個預設程式就是後天預設程式,它的內涵取決於該人在成長時期的家庭和社會環境(好像在哪裡見過這個論調,對了,Marx那裡)。這個後天預設程式對大多數人是終其一生都很難改變的。很難,就是說還可以改變,但取決於好多配套(包括先天的)條件,其中最關鍵的是他的關於認知體系的修為(這一點,Marx說的不盡相同)。所以說,才有『一本通書讀到老』、『食古不化』之說。

我們,所有人,在對源訊息做出反應的時候,首先基於本能程式,第二是後天預設程式,第三才是智慧程式(Marx並不知道生命為何物,所以,人和社會環境及自身的認知體系的關係並沒有說清楚)。這是一個固有的生命現象(這點Marx並不曉得)。所以說,人,絕大多數人都是蛋白質的傀儡(這和階級的荒唐概念無關)。有時候想想,生命進化出智慧程式,但動用的優先次序卻是擺到最後一個選用,似乎荒唐,其實卻是符合生命的原則,以第一時間對外界反應往往是生死存亡的關鍵,所以,這是一種本能。

人類有沒有可能調轉這個優先次序?這正是智慧的體現,人是否可以和自己的蛋白質說不?人是否可以不是蛋白質的傀儡?古月語的答案是:可以。但人類還有好多路要進化。進化得快或者慢,由好多因素決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世界的認知路程,而且不是一個人的問題,還是一個相互影響的問題,影響是一種交換,交換取決於社會政權的結構,最後要多數人都做到才行。

我們幾千年來的耳濡目染,好多習以為常的教條,好多以為是天經地義的事,好多當作『真理』和常識的,有些常識純屬被『權威』誤導,都得重新認知,否則,我們『對不起』生命的進化,有負於我們是處於生命進化的頂端這樣的優勢。

但是,這樣的鏡像訊息(觀點)並非人人都如此認為(認知)。多數人是在使用知識,是使用已經被人類認可了的知識,而不是開發知識,因此他們壓根兒不會去質疑已經習慣了的知識。開發知識,是一個認知的開始。

當人類『剛剛』脫離禽獸,可以組合智慧程式裡的鏡像訊息,這些鏡像訊息是直接源於身邊的事,他們對世界並沒有預設的認知模式,他們最感同身受的是對死亡的恐懼。對死亡恐懼是一種生命本能。對死亡不感到恐懼的生物是不會繁衍到現在。實際上,宗教就是直接源於對死亡的恐懼,宗教也是人類對死亡所找到的第一個答案,這個答案也是人類的第一個信仰,也不能不信仰,死亡啊。從此,人類對世界的認知開始有一個預先設定的框框。

今天,人類在認知世界的時候,仍然會有一個預先設定的模式,但經過幾萬年的演變和知識的累積,它已經不是人類那個原始而簡單的模式了。這個模式,在不同的民族的不同哲學家、科學家和社會學家等人文學家的智慧程式裡都不盡相同。不盡相同,就是說還有一些是相同的。我們可以比較這些模式嗎?以甚麼準則比較?或者,會不會有人以為認知的時候並不需要預設模式?

或者有人會說,這些預設的(不管是有意或是潛意識)認知先決模式是一種信仰。信仰,源於一個『信』字。它在閣下開始懂事時就是一個信條,也可以說是教條,是閣下對諸事應對的準則或底線。事情就是這麼巧,漢語裡『信條』和『教條』有區別嗎?

這個預先設定模式是哪類人的課題?哲學家是也。

我們真的需要這樣的預設模式嗎?閣下可以不認同,但閣下只要一說話表達對世界的認知,不妨仔細剖析,閣下的表達出來,或者叫做(向人們)輸出,的鏡像訊息,都暗含一些先決條件,無論是共識或是個人無意識的,這些先決條件是在閣下認知之前必須取得的,或者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不然,閣下都不會相信自己說的話,又怎可以叫他人相信呢。又是一個『信』。這個『信』是不是就是『信仰』呢?

『信』,漢字就是人言,就是鏡像訊息,從他人之口輸出的鏡像訊息,從他人的智慧程式裡輸出,然後再輸入到閣下的智慧程式裡,你多數會相信,當這個鏡像訊息從你口裡出來,你也要他人相信。有沒有必要甚麼都質疑嗎?認知是先質疑呢還是先相信?如果我們甚麼都質疑,我們還需要一代一代的承傳訊息嗎?

漢字裡面,『信』和『信仰』有區別嗎?信字後多了一個仰字,就是說,此『信』不可褻瀆,不可質疑。在蠻荒年代,不可褻瀆,不僅僅是要求自己,也要求見到的人不可褻瀆。因為在愚昧或專制的年代,褻瀆天條,可以是個人、社群的災難。這樣,信仰不同,爭戰就不可免了。二十世紀以來新的宗教又重蹈宗教史上臭名昭著的覆轍,所以聯合國才會有一個包括信仰的人權公約面世,奠定信仰的自由,反向思維,也就是有不信仰的自由。這個人權公約,是一個避免爭戰的公約。

從『信』到信仰,是一種鏡像訊息的扭曲。

智慧程式的一個功能就是可以將新形成的鏡像訊息和已有的鏡像訊息進行比較,用於評估新形成的鏡像訊息成立的可能性,也就是新形成的鏡像訊息的可『信』程度。因為蛋白質可以無窮的組合,因而蛋白質程式體系的進化是一個無窮的歷程,智慧程式的進化也是一個無窮的歷程,建立新的鏡像訊息是認知歷程中的一步,因此,從古至今,不論是先知(如果是指在認知歷程上比任何人都先走前了一步,這個名稱無可厚非,但如果被披聖袍的『凡人』假借『天神』之名傳道,則只屬於裝神弄鬼而已)、智者、聖賢、哲人,宗師,如歷史上的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老莊、釋迦牟尼、耶穌、穆罕默德、笛卡爾、牛頓、馬克思、愛因斯坦、波普爾等等,他們都是認知歷程中的過客,他們的學識只是認知歷程中的一個事件,只是代表認知歷程中的一個階段、層次,他們不可能涵蓋整個認知歷程。他們的學識都會被後來的認知證偽或糾正,而信仰是將人們對世界(包括自身)的認知絕對化,企圖要人民對這些只是認知歷程中的一個片段奉為至死不渝的信條,變成信仰,這是對認知的一種扭曲。

後天預設程式是一個人在成長時期形成的對外界反應的模式,即他對外界的訊息是按這套模式來反應。不符合這套模式的訊息他會拒絕,符合的則會接受並執行。這套模式並不構成一種信仰,雖然也是一個『信』,只是他個人行為的規範。信仰是一個社群的行為規範。根據這樣的理解,我們可以解釋為甚麼一個社群的信仰下,有些信徒的行為會在個人行為規範下越軌。

一個社群的信仰,除了認知上的缺陷,而且一般信徒都不理會這個認知缺陷,其他的感情上、道德上等等都是自古以來的已經形成了的。信仰可以滲透到個人的行為規範裡,由於缺乏認知體系,個人的行為規範可以拒絕信仰的指引。

但是,如果有恰當的認知體系,信仰卻又是顯得多餘的了。認知體系要求對世界的認知直截了當。當我們可以由自己的口說明世界的時候,認知體系是不會迂迴的通過一個無關的第三者之口來說明。

任何宗教,不管新的、老的,都有幾個共同的標簽:將社群分裂成忠和奸,分裂成階級,這是非常明顯的小農經濟社會的沉積。『信我者得救』,這是一個典型的分裂癥候:不信者不得救。更甚者,不信者得入地獄,於是世界分裂成天堂和地獄,人分裂成忠良、尊貴、享受和奸詐、卑賤、折磨。

忠,從來都是對一個主體而言,單一神教(因此多神教在嚴格意義上是不構成宗教)一定有一個不能與人平等的主,忠就是對它而言。這樣我們就處處見到人們藉一切機會表現自己對主的忠誠,而要命的,為了邀得主的寵愛,不惜將別人踩低。或更甚,提著他人血淋淋的頭顱,踏著黏糊糊的血跡登入天堂。所以,我們在新老宗教的演化史上就見到觸目驚心、甚至是血腥的人性卑劣。所以,閣下如果不是一個信徒,就常常有機會被信徒動員入教,道理很淺明,他勸諭得了一個人信教,他在主面前就多了一份忠誠功績,他在往天堂的路上就多了積分。不要說古月語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宗教史和上個世紀的風雨都是這樣打造出來的。

信仰和後天預設程式並不盡同。相同之處都是一個『信』,不同之處,後天預設程式具有強烈的本能程式功能,是一種天性。信仰會形成一個相同守則的群體,這個守則是白紙黑字的信條、教條,它的凝聚力是以信徒沒有適當的認知體系,對死亡後被拋入地獄的恐懼為要脅,老宗教就是挾持一個人死後的『地位』,新宗教挾持的是一個人活著時的地位。

本能程式在一個人身上有時候會非常凸顯。例如,容不得他人看輕。一種優越感常常油然而生是其癥候,動輒以此為榮。這個『榮』可以是他的家世,校史、鄉史、他的生活圈子,只要他的家族中、母校裡和家鄉、生活圈子裡出了一個名人,或者他的階級、階層被某個權威或神威貼上了榮譽的標簽。如果他自己是名人,那麼別人是以他為榮。

古月語不要精神分裂,不要世界分裂。但是,當古月語不能實際上鏟除小農經濟社會的沉積時,如果也想做一點事,那就是從認知層次上闡明『認知』。古月語想強調的是,群體是由個體構成,但是,個體的『好壞』始終是個體,與群體沒有直接的關係,不能混為一談,所以古月語即使不是從來不提群體的名義,也極少以一個群體為標榜,更不以『主』之名行事。

我們說,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是不能有任何預設的模式,但是,一個人從小到大,他智慧程式裡的鏡像訊息要嗎是被灌輸進去,要嗎是在不斷的被證偽和取得更直接的因果關係剖析而建立起一個即使是不完整的認知模式。所以一個人的認知總是以先前的認知為鑒,關鍵是這個『鑒』是否亙古不變,或隨時被證偽和被更直接的因果關係取代。當這個『鑒』是亙古不變,就演化成『信念』,當它準備隨時被證偽或被更直接的因果關係取代時,它就是『理念』。這是關於信念和理念的辨識率,您亦可以當成是定義。

因為蛋白質程式體系具有複製自己(繁殖)的屬性,因此,我們也可以繼承前人和接受同一個時間裡的人的鏡像訊息,一樣可以向同一時間裡的具有智慧程式的蛋白質程式體系輸出鏡像訊息。這是人類可以認知世界的一個先決條件。另一個更先決的條件在下面論述。兩個先決條件加在一起,結論就是認知是蛋白質程式體系的一個屬性,因此沒有生命就沒有所謂的認知世界,沒有生命(並非指生命個體),世界是否存在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古月語在認知世界之前,還憑據:
世界是一個組合,可以分解成一些元件,元件之間則進行交換從而發生關係——組合。您可以說,交換就是一套相互作用,或者可以組合的準則。
物件是空間,交換過程是時間。
其實二是一的延伸鏡像訊息。
生命是世界的一個構成,是氨基酸和核苷酸隨機組合的結果,這種組合和外界交換的時候,就構成篩選,如果蛋白質組合來得及複製而且不被大自然摧毀,就構成進化,生命是進化的結果,蛋白質和核苷酸的可以組合,但不一定是生命,就像病毒不是生命一樣。而人類一切鏡像訊息——關於世界的認知,都是源於生命,在這個意義上,也僅僅在這個意義上,沒有生命就沒有世界。所以三是一的延伸鏡像訊息——推論。
既然有時間這樣的鏡像訊息,就有先後次序,就有因果關係。任何交換構成的事件,都一定可以找到一個簡單(元件之間)的原因,也造成一個簡單的後果。因果關係不可以顛倒,時間不能被複製。否則生命就不可能形成,因此,因果關係是一和二的延伸鏡像訊息。
因為交換的普適性,因此生命和大自然(生命本身屬於大自然)可以交換訊息,也因此世界是可以被生命認知的,生命也可以認知生命,這一點非常關鍵,一切宗教信仰都否決這一點。
五也是一和二的延伸鏡像訊息。


因此我們對認知世界的最簡單理念就是一和二,它暗含一個前提——因為我們是生命,這也是古月語提出的哲學原理,一切認知都是根據這兩條原理得出。哲學的神殿也是這樣建立起來,神殿裡供奉的就是這兩條原理,這兩條原理頭上的『光環』就是生命。閣下可以說這是一種信仰,因為它必然構成人類認知世界的先決模式。如果將來人類可以找到比這兩條更直接的鏡像訊息,古月語和人類隨時會將它拋棄,這就是古月語區別於信徒原因。

如果你信的鏡像訊息越是簡單、越是原始就越是可靠,如果你信的鏡像訊息已經經過層層包裝,層層引證,就越是不可靠,因為參雜了太多需要驗證的鏡像訊息。
 



參考資料(來源:自由百科全書):


信仰,是指對聖賢的主張、主義、或對神的信服和尊崇、對鬼、妖、魔或天然氣象的恐懼,並把它奉爲自己的行爲準則。信仰與崇拜經常聯繫在一起,但是與崇拜還有不同。信仰主要針對“觀念”,而崇拜主要針對模某個“個體”,例如上帝、耶穌、太陽、獅子等。信仰與“認知(相信)”不同,一般說認知(相信)一種理論,而不是說信仰一種理論。信仰帶有情感體驗色彩,特別是體現在宗教信仰上。

信仰是人對人生觀、價值觀Value on Personal and Cultural世界觀(World View)等的選擇和持有。信仰體現著人生價值、人生意義的可靠落實。信仰與所信仰的物件是否客觀存在沒有必然聯繫。宗教並非信仰物件,而是信仰的表現形式,表現形式不可作爲信仰物件。

信仰往往是由外在因素形成、受到父母、社會、宗教和傳統所影響。如果一個伊斯蘭教家庭從一個基督教家庭收養一個剛出生的小孩,那小孩長大就會變成一個伊斯蘭教徒;反之也是如此。但信仰亦可以是內在的,透過個人的經歷和對靈性的追尋,而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宗教信仰。信仰可以獲得,可以被塑造,也可以被抛棄。雖然有不少宗教對信徒的離開有嚴格限制,但根據聯合國的《人權公約》,人是有選擇宗教、或選擇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Belief is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in which an individual holds a proposition or premise to be true.[1] (Schwitzgebel, Eric (2006), "Belief", in Zalta, Edward,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tanford, CA: The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belief/, retrieved on 2008-09-1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lief and knowledge is subtle. Believers in a claim typically say that they know that claim. For instance, those who believe that the Sun is a god will often report that they know that the Sun is a god. However, the terms belief and knowledge are used differently by philosophers. It is a telling point concerning the nature of belief that most people distinguish between what they know and what they believe, even though they consider both kinds of statements to be true.

Epistemology is the philosophical study of knowledge and belief. The primary problem in epistemology is to understand exactly what is needed in order for us to have knowledge. In a notion derived from Plato's dialogue Theaetetus, philosophy has traditionally defined knowledge as justified true belie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lief and knowledge is that a belief is knowledge if the belief is true, and if the believer has a justification (reasonable and necessarily plausible assertions/evidence/guidance) for believing it is true.

A false belief is not considered to be knowledge, even if it is sincere. A sincere believer in the flat earth theory does not know that the Earth is flat. Similarly, a truth that nobody believes is not knowledge, because in order to be knowledge, there must be some person who knows it.

Later epistemologists[who?] have questioned the "justified true belief" definition, and some philosophers[who?] have questioned whether "belief" is a useful notion at all.

Beliefs are the assumptions we make about ourselves, about others in the world and about how we expect things to be.

Beliefs are also how we think things really are.

 
生命的起源生命學概論繁殖对生命的思索生命学数码篇生命的欢愉紀念達爾文二百週年誕辰We Are the World
個人總目錄:古月語的虛擬世界
網站總目錄:校友作品 校友遊記 學海試航
 

巴中网站
http://www.boanson.net